首页 > 资讯 > 综合 > 正文

成为更好的“他”

2023-03-24 07:53:24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  

2月25日,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,“男德班”课堂上,00后学生小郭(左二)和其他学员一起绑上几斤重的水袋,体验孕晚期孕妇的一天。2月24日至26日,由性别学者方刚开设的“好伴侣、好父亲:全参与男性成长工作坊”时隔近8年再次开始线下免费授课,主动报名的学员从2015年的2名增加到了今年的9名。

2月26日,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,“男德班”的“玩具与倾听”板块中,地上摆着供学员们选择的儿童玩具。在这个板块中,学员通过模拟陪伴孩子玩耍,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、倾听孩子诉求。娃娃、飞机、恐龙等不同玩具所代表的性别刻板印象也被提出讨论。


(资料图)

2月24日,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,在交流“大男子气概”带来的伤害之后,“男德班”学员们与当天刚结识的同学进行“充满感情的对视”。带领者介绍,这个环节试图让学员撕去性别标签,将彼此还原为“人”,体会“细腻”“感性”等所谓女性化的性格特征。

2月24日,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,“男德班”课堂上,学员们互相拉手,将对方当成家庭成员,练习对他人的家务劳动表达感谢。在这个环节,学员们学习正确认识家务劳动,以及如何更好地照料家人。

2月24日,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,“男德班”课堂上,汪先生在学员们分享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时流泪。学员们总结了好爸爸、坏爸爸各自的特点,好爸爸是“温暖、尊重、参与”,坏爸爸则是“缺失、武断、过于严厉、暴力”等。

2月25日,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,“男德班”课堂上,24岁的小曹在扮演助产士的同学和带领者的安抚和指导下,体验分娩的过程,“生”下了一个孩子,一旁的同学为他剪脐带。

2月25日,北京一家宾馆会议室内,“男德班”课堂上,老严因为腰部不适卸下了“孕肚”,趴在椅背上休息。他说,从小父母用鞭子管教,让他认为家庭内的暴力是“正常”的。婚后他曾因生活琐事打骂妻子,妻子两次报警。如今他已逐渐走出了暴力的循环。

3月20日晚,北京市朝阳区一处足球场内,一场青少年足球联赛正在进行,汪先生、汪女士的小儿子在场下候补,汪先生自己也是足球爱好者,不时和儿子交流场上情况。儿子所在的球队被命名为“怎么踢都队”,家长们也总是对场上的孩子报以鼓励的掌声,现场听不到责骂。

时隔近8年,性别学者方刚开设的“好伴侣、好父亲:全参与男性成长工作坊”再次线下免费授课。这个旨在“倡导性别平等,反思支配性男性气质,反对性别暴力,挑战不平等的性别机制,培养男性做全参与型的伴侣、父亲”的课程,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别名:“男德班”。

这一次,主动报名的学员从2015年的2名增加到了9名。报名条件要求生理性别男性,已婚、已育优先。报名者中有曾经的家暴者、无意中将自己的童年创伤传递给孩子的父亲,也有试图更理解女友的00后男孩,以及被妻子推荐报名的“98分爸爸”。课程内容包括对重新认识“父亲”角色、如何远离家庭暴力等主题的探讨,也有体验孕妇坐卧姿势、学习给孩子讲故事等细节。

“男德班”三个字,直接对应传递封建思想却一度全国开花的“女德班”,也因此备受争议和误解。创办者方刚和参与者都曾解释,希望能借争议扩大性别教育的影响力。两次开班相隔7年多,性别平等的观念早已走进更多人的视野,也成为谈论社会事件时无法回避、又屡屡引爆争议的视角。

课程名称是否阻挡了一些男性的加入,它真能触及那些性别观念亟待改进的人群吗?这些疑问在“男德班”诞生之初就被反复提及。

29岁的谢谦是课程的带领者(接受方刚教授的培训后,参与课程不同板块指导教学的志愿者——记者注)之一。从澳大利亚学习心理学归国后,他曾在小学开设性别平等相关课程,也参与了大量类似“男德班”的实践。在他的理解中,“男德班”三个字是一种对抗,也带有一种隐秘的幽默,只有对性别不平等现状有所了解的人才能识别其中的讽刺。他也坦诚地说,在现阶段,无论这堂课叫什么,参与的人都很有限。

2月24日,“男德班”开课,男人们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北京东北二环边一家宾馆的会议室里。第一堂课上,当提到是否被“不够男人”“像个女孩”等评价伤害过时,所有男人都举起了手。说话声音小、不愿走夜路、甚至秀丽的字迹,都可能招致“不够男人”的评价。而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父亲形象,在他们的成长中则带来了伤害:“棍棒教育”造成对家庭暴力的漠视和传承,对家庭劳动和情感交流的无视导致对妻儿的苛责和冷漠,甚至成为妻子精神问题的症结……几名已为人父的男人,在谈及童年记忆时,依然难掩失望、愤怒,流下眼泪。

对于为什么要上“男德班”,课程创办者方刚和带领者们试图让更多男性明白: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和支配性男性气质,伤害着女性,也压迫着看似为“既得利益者”的男性。男性也可以从改变中受益。

课上有一个环节是让大家充满感情地长时间对视。男人们从一开始的尴尬、不适,到逐渐从陌生人眼里读出了善意、关怀和感动。一位学员这才察觉到,自己似乎从未如此注视过一个人。他说,回家之后,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家人。

方刚也分享了自己那些曾被“开除男籍”的时刻。他被女性亲属抚养长大,年轻时文弱自卑,个子不高,也因不符合传统男性气质遭到霸凌和歧视。他在接触到女性主义之后,考入性学家潘绥铭教授门下学习,逐渐走上了从男性出发参与女性主义进程的学术道路。2010年,他创办“白丝带终止性别暴力男性公益热线”,和志愿者一起用心理咨询、书籍、教育营等多种方式推广性别多元平等理念、开展性教育。

2015年,曾经的家暴施暴者顾伟通过“白丝带热线”走进第一届“男德班”,最终成为一名反家暴志愿者,在电视节目里出镜,站到全国观众面前现身说法。

今年的“男德班”里,再次有人鼓起勇气公开自己的家暴“前科”。老严曾因生活琐事多次对妻子施加暴力,妻子两次报警。从小被父母用鞭子管教,让老严认为家庭内的暴力是“正常”的。后来,妻子积极寻求心理咨询等帮助,他也接受了反家暴课程,挽救了婚姻和家庭。在课堂上关于“家庭暴力是不是个人隐私”的辩论中,他对所有人说,家庭暴力不是“家丑”,站出来才能真正面对问题。

学做“准爸爸”课程,要求学员们把一个装满水后几斤重的胶皮袋绑在腰间,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,度过孕晚期孕妇的一天。长时间负重的腰痛、压迫膀胱带来的尿频、甚至无法弯腰系鞋带……有人在一两个小时后就因身体不适卸下了“孕肚”。

午休时间,汪先生挺着大肚子,与来探望的妻子和小儿子共进了午餐。汪先生是这堂课上的“优等生”。他参与育儿、在妻子生育时陪产,高度认可妻子作为全职妈妈的价值,支持妻子在两娃妈的身份之外发展兴趣、学习心理学并加入性教育志愿者的队伍。所以在妻子推荐他报名“男德班”时,他像很多男性一样疑惑:是我哪里做得还不够好吗?仅一个上午,汪先生已经能更直观地体会妻子怀胎十月的艰难,意识到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,还有很多可以做。

第二天的课程,在模拟分娩、卸下“孕肚”中画上句号。学员们通过想象分娩过程的痛苦,伴随着周围扮演助产士的同学们“宫口开到八指了”“看到头了”的呼喊声,摆出双腿张开的体位,努力调动全身的肌肉和神经,场面热烈中带着一丝滑稽。

作为年轻女性,记者不禁疑虑:在这间男性比例极高、只有3名女性带领者的屋子里,女性的真实体验到底多大程度上被传达和理解了呢?课后学员们分享的心得给出了一些答案。00后小郭是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的研究生,在女友的推荐下来到这里。他把出现在“男德班”的自己称为“社会的观察者”。女友是方刚的学生,经历了年轻女性在社会中的种种困境,小郭却难以共情,他也对互联网上争论激烈的性别议题感到好奇。模拟分娩时,小郭描述自己作为产妇躺在众目睽睽之下,充满惊慌失措、失去尊严的无助和羞耻感,此时他理解了女性在产房内无人陪伴的感受。

结课时,方刚表示,他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,并不期望3天就塑造出一个性别平等的革命者或贯彻者。但他相信,这3天可能会打开一扇窗,“让我们知道,我们可以走出原来的自己,开始一个更美好的人生。”“男德班”今年还计划在北京之外的几个城市落地,方刚和带领者们仍在打磨这套课程,比如去除课堂上无意识间出现的性别刻板印象话语(如“拜金女”)、谈论女性三围的“擦边球”笑话等。

汪先生的妻子汪女士曾作为志愿者在面向家长的类似培训班授课,来参加的家长中,男性不到十分之一。如今她在打工子弟小学参与教授性教育课程,课时被安排在午休时间、教工开会的40分钟空隙里。在拒绝家暴的课上,看到被家长揍了要寻求帮助的内容,两名二年级男孩不假思索地说:“这点小事儿,还要报警。”这条需要男女共同前行的成长之路,看起来依然道阻且长。

周末,汪先生夫妇一起陪着小儿子来到足球场,参加一场五人制足球赛。儿子所在的球队队名“怎么踢都队”被印在每个小朋友的球衣上,分出胜负和强弱不是主要目的,而是“怎么踢都行”。赛后小儿子自然地扑进父母怀里撒娇,他们微笑着倾听。隔壁赛场上,一场女孩队对战男孩队的球赛正在进行。双方球员在场上的所有表现,都被报以鼓励的掌声。(男德班学员均为化名)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 摄影报道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精彩推送